零办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零办书城 > 八零:糙汉爱娇妻 > 第34章 要是你不好看,我也不会时时刻刻想着……

第34章 要是你不好看,我也不会时时刻刻想着……

两人买完水壶结了账后,就来到了销售布料的区域,在八零年代初期,商品市场还没有彻底活跃起来,人们大多都是买布回去,自己量体裁衣。

苏雁香在那些精美的布料面前来回徘徊,最终选了一款红色打底,白色波点的花纹的布料,打算带回去做一件外套穿。

霍山问到:“为什么不做成裙子呢?我看很多人都拿它做布拉吉穿。”

苏雁香低头:“我,我怕我做不好,而且,我穿裙子不好看。”

她以前也经常给自己做裙子,在裙子上绣漂亮的蝴蝶,但是母亲说,她做的裙子很丑,她穿着更丑。苏雁香后面便老老实实穿起了裤子。

霍山摸她的头,附在她耳边说道:“你呀你,你好不好看,你真的不知道吗?要是你不好看,我也不会时时刻刻想着……”

剩下的话霍山没说完,就被苏雁香红着脸捂住了嘴,她先是左右看了看,见没有人注意到这边,才小声说道:“这里是公共场合,你,你不要脸。”

霍山哈哈大笑,畅快的笑意从苏雁香的手心流淌出来,又很快消失。

两人从供销社大楼出来,看时间差不多便去了民政局登记结婚,工作人员看了户口簿,登记好信息,然后就拿出了一张大红的奖状。

这个奖状和我们现在所见的金黄色奖状大同小异,相同的是上下都有红旗和红花,不同的是,结婚证空白部分的内容还由大颗大颗的麦穗和其他一些颜色好看的花朵围成。

八零年代的结婚登记也不用出示照片,只要两人在各自的名字处签下姓名,工作人员盖上章便好了。

工作人员祝他们“新婚快乐。”两个人拿着一张薄薄的白纸就出来了,和今天双方各有一本红本本那是大不相同。

出来后,苏雁香看着霍山小心翼翼的将两人的结婚证给收起来,放进了外套内侧的口袋里。莫名的就想逗逗他。

她故意眨着大眼睛问道:“怎么是你收着啊?我是管家的,难道不应该是我收着吗?”

霍山面不改色的回答:“是你收着啊,只是装到了我的口袋里,你身上有口袋能装它吗?”

苏雁香身上还真没有口袋可以装,她小嘴一撅:“好吧,那你回家之后要给我哦。”

霍山仍旧淡定回答:“好。”心里想着,回家?回家之后她能想起来这事再说吧。

反正,这结婚证他已经到手了,他这辈子都会捂的死死的,绝对不会让女人有再用得着的一天。

不过看女人小嘴一撅不高兴的模样,他随口说道:“哎?那边新开了一家照相馆,不如我们去照相吧。”

一听能照相,女人的注意力果然立马就被转移了:“照相馆?走走走,我们去看看。”

这是一家新开的照相馆,室内装修精致,八零年代少见的水晶吊灯明晃晃的挂在修葺一新的天花板上,这样豪华的装修一下子就引来很多的顾客驻足观看。

只要是走进店面的顾客,便没有人能够忽视店主放在最明显位置的一套结婚礼服。

那是八零年代每天穿着灰蓝色衣服的人们所罕见的漂亮礼服——一件西式的白色婚纱,一件黑色的燕尾服。

八零年代,能够穿着这样一套西式的服装结婚,便是那个年代的独有的豪气和浪漫。

苏雁香一进门便被吸引住了,她不由的想象,自己若是能穿上一次这样美丽的婚纱,那该是有多么的幸运啊!

不过,她一看店主手写的标价:婚纱拍摄成片,一套25米,立刻清醒了。

25米,快赶上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要是换小米的,五毛五斤,25米就是250斤小米,够普通人家吃2-3年了。

这照片又不能吃,又不能像自行车一样用,就是个看,实在不值。

她果断转身要出门,并为自己的果断抵制诱惑,默默点了一个赞。

但这时,那个败家的男人,又出现了!他当着大家伙的面,对着店主说道:“同志,你好,我们要这套婚纱。”

“好的,请到这边来试。”

苏雁香闭着眼睛也听得出来,那败家男人就是自己的男人——霍山。她想拒绝,这衣服太贵了,抢钱啊,一次25米。

但是这么多人看着,她哪能再说拒绝的话,驳了男人的面子,只能跺脚跟上,毕竟拿钱的,管账的是她,那男人去了,也是口袋空空,只有干站着的份!

苏雁香边走边感叹,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她这两天眼看着自己手里的红票子,从最开始的四张变两张,心里那个着急啊。

她之前和霍山一起在张记买奶糕的时候,早就想对就对霍山说了,钱要省着花,不要大手大脚的。

两人跟着店主来到了一件小办公室,店主将衣服放下,然后委婉说道:“客人,我们这件婚纱和燕尾服原价是200一套,非常珍贵,所以和您约法三章,您使用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啊。”

苏雁香一听价格,一听店主如此珍视,这不,节俭的机会来了,她拽拽霍山的袖子:“霍山,你也听到了,这裙子又多珍贵,咱们要不看看,然后从后门悄悄的走?”

霍山不同意:“咱们车还停在前门呢。”

“可是这衣服也太贵了,咱们就穿他们照相就要花25米呢,太贵了。”

霍山转头,挑眉问道:“很贵吗?你手里没钱了?”

苏雁香自打管钱之后,那抠门的,霍山都怀疑,是不是自己以前津贴寄的真的太少了,以至于让自己的媳妇穷怕了。

可是,他也打听过,他的津贴每月150,他寄出的50块钱,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快2个月的工资了,对于在农村生活的苏雁香及苏母一家的开支是绰绰有余啊。

苏雁香当然不是没钱,她解释道:“不是,咱们应该把钱花在最关键的地方,不是花在这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